科创板|旧思维在新环境下水土不服
单纯从数据来看,科创板25家公司的发行市盈率最低为18.18倍,最高为170.75倍;总体募资金额为370.17亿元,比原先预期募集资金总和多了59.28亿元。但是,市盈率虽然是资本市场比较普遍适用的指标,但它依旧不是万能的,也有其适用范围——适用于成熟期、业绩比较稳定的股票。对于高成长或尚未盈利的科创企业而言,市盈率指标很可能会失效。事实上,科创板仅上市标准就设定了五套,充分显示了其包容性和差异化。
关于科创板“超募”的质疑,本质上,来源于在科创板新环境下沿用旧思维。科创板最大的创新和制度亮点是市场化定价和自主决定发行规模。科创板在定价发行上充分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企业IPO定价的过程,只要是在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市场化机构和个人通过充分公开透明的询价撮合下实现的,且是双方真实意思表达,那么,上市公司以什么价格、发行多少股份、募集多少资金,对投融资各方而言都是各取所值的结果。这属于投融资双方的两情相悦。“超募”的质疑,只是一个伪命题。
科创板放开估值定价限制之后,估值体系更加立体丰富,投资者也应从动态市盈率、市销率(P/S)、企业价值倍数(EV/EBIDA)、市盈增长比例(PEG)等指标综合解读科创板新股定价,客观认识科创企业估值。齐鲁银行更多资讯建议参考官网。
|